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文体 >  宣传工作
谢超:无声绘梦 墙面生花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5-06-23

宜兴市屺亭街道一家咖啡店,35岁的聋哑画师谢超,勾勒完墙绘作品的最后一笔后,细细端详了一会未干的画面,满意地用手机拍下作品发给了客户。这是谢超今年完成的第65幅墙绘,对这位用色彩与世界对话的艺术家而言,每一面墙都是独特的画布,更是他表达自我的语言。

1990年,谢超出生于万石镇黄土寺村一个普通家庭。10个月大时,他突然丧失听力。为了给谢超治病,父母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耗尽积蓄却未能如愿。1997年,谢超进入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在那里他展现出不同常人的专注力:课堂上,当其他孩子坐不住时,他却能捧着课本专注一整天,他的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此外,谢超从小就展现出不凡的绘画天赋,母亲张雪芳回忆,年幼的谢超常常独自蹲在院子里,用树枝在地上画昆虫、飞鸟,一画就是半天。

2002年,在母亲的引导和支持下,谢超开始系统学习国画和索描。老师惊讶地发现,这个沉默的男孩对色彩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度,他笔下的花鸟总是栩栩如生。高二那年,父亲罹患鼻癌的噩耗,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筹措医药费,当时仅18岁的谢超在寒冬走上街头,支起了画摊。宜兴市残联获得消息后,为这个困境中的家庭提供了帮助,并号召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这份温暖,激励谢超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绘画系。在校期间,他的作品多次入选首级、国家级画展并获奖。2012年,谢超成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4年大学毕业后,谢超一度从事陶刻工作,但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家用。2016年,他创立“小超墙绘工作室”。创业初期,客源主要来自朋友介绍和画展积累的客户。听力障碍给沟通带来巨大挑战,设计方案需要调整时,他只能通过文字反复确认细节,有时一条修改意见要来回沟通数十次。但他始终耐心地用手机备忘录逐条记录客户要求。墙绘创作对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考验。面对动辄数层楼高的墙面,谢超常常要架设脚手架,每天仰头作画七八个小时,一天下来脖子酸痛得难以言喻;夏日里,烈日将墙面烤得发烫,汗水不断滴落在调色盘上,时间一长,皮肤火辣辣地疼…..但谢超从未抱怨和退缩过,每次墙绘作品完工,他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满足感。

从最初的临草学习,到如今被誉为墙绘界“会讲故事的画师”,谢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为了让作品更贴合建筑特性,他自学建筑美学,研究水泥、乳胶漆等不同材质墙面的颜料附着规律,常常熬夜在电脑前推敲设计稿,直到满意为止。不仅如此,在为村庄创作墙绘前,他会实地采风,了解当地特色。在芳桥街道扶风村,他结合当地羊肉产业,在墙面上绘制出憨态可掬的羊群和金色的向日葵,让老村落焕发新生。针对不同客户需求,他也会定制专属风格:为文艺书店绘制飘着墨香的古籍卷轴,为老字号商铺创作承载记忆的旧时光场景等。他还善于在作品中融入流行元素,如不久前在官林镇前城村的墙绘作品中,他融入今年大火的哪吒元素,使其成为网红打卡点。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谢超在业内声名鹊起。如今,他的作品遍布宜兴大街小巷,工作室规模也日渐扩大,年接单量超百单。

近年来,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慕名来向谢超学习绘画技艺,其中不乏特殊群体和零基础爱好者。谢超不仅倾囊相授,还免除全部学费。他还经常回到母校,义务教授聋哑孩子绘画,“我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希望更多人能用画笔,让无声的世界变得有声有色。”谢超在手机上写下的这句话,道出了他内心最真挚的愿望。

                        (宜兴日报  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