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位于宜兴市丁蜀镇东坡东路的汤杰顾婷紫砂艺术工作室逐渐热闹起来。负责人汤杰如往常一般开始“走场”,时而驻足指导学徒注意制壶细微之处,时而专注分析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时而联系新的电商基地建设事宜,行动时右腿稍显滞缓。“我们在丁蜀镇新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电商基地,将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汤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份对传承技艺与扶助弱者的执着,源自汤杰30余载的紫砂人生。1992年,20岁的汤杰进入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艺培中心,勤学苦练制壶技艺。三年后,他从百余名学徒工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破格进入公司特艺班深造的学徒工,开始朝着陶瓷专业技术人员方向发展。技艺精进的同时,他还因紫砂邂逅了爱情,从此与夫人顾婷携手钻研紫砂艺术,并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为师,双双成为省陶瓷艺术大师。
旁人眼中美满生活的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痛苦经历。2004年,汤杰遭遇交通意外,右腿粉碎性骨折,经历了4场修复手术。康复训练时撕裂般的疼痛,从医生口中得知右腿再也无法恢复如初的绝望,一次次将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推向深谷,好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与鼓励,让他逐渐走出阴霾。2008年,完成最后一次手术后不久,他忍着术后不适,将内心的坚韧与对生活的热爱,融入手中的紫砂泥,精心创作了《乘风破浪》紫砂壶。壶身线条流畅,似汹涌波涛;壶钮造型独特,仿若搏击风浪的勇者。这件作品一举斩获2015年米兰世博会一中国禅茶博览会金奖。如今,这件作品静静地陈列在工作室一楼大厅,无声地激励着每一位来访者。
同样陈列在工作室一楼大厅的,还有夫妻俩徒弟们的优秀作品。2000年,他和夫人开始收徒授艺。尤其是2004年遭遇交通意外后,他们更是将培养残疾人、带领他们从紫砂技艺中找到出路视为己任。在汤杰看来,授人以渔是大爱的一种表现。夫妻俩对每位学员都倾囊相授,至今已培养出30多位徒弟,其中有多位高级工艺美术师。2010年,经朋友介绍,聋哑姑娘唐露来到工作室学艺。汤杰热情地比划着介绍制陶流程,可回应他的只有唐露迷茫的眼神和微微摇头的动作。常规的“口传心授”,仿佛成了一道鸿沟。但汤杰并未放弃,手把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示范指导:拍身筒时手腕的力度,搓嘴把时指尖的走向,拉坯时手臂的角度……很快,唐露展现出聋哑人独特的“优势”:学习时全神贯注、制作时一丝不苟。同样的步骤,她只需看一遍,便能心领神会。出师后的唐露技艺精湛,给她一张图纸,她便能做出尺寸分毫不差的作品。2023年,唐露参加江苏省第二届“蜀山杯”紫砂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凭借扎实的功底与独特的创意,一举夺得一等奖,并荣获“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
在汤杰夫妇的悉心培养下,如今,袁露露、徐晟、盛杰、徐凤培等多名残疾人成长为专业的紫砂技艺人员。2021年,汤杰在抖音平台打造“顾脉”工作室账号,直播间里,徒弟们自信地分享着紫砂技艺。这些曾被命运折翼的人,在紫砂艺术中找到了“飞翔”的力量。“做手艺要守住匠心,传技艺更要有温度。”多年来,汤杰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让紫砂艺术工作室不仅成为传帮带的阵地,更成为传递温暖的港湾。(宜兴日报社 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