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文体 >  宣传工作
马美良:以舟为翼 守护生命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5-06-17

马美良始终忘不了12岁时拉起他的那双手。12岁那年盛夏,马美良在家乡江苏泰兴摸河蚌时被暗流卷入深水区。“河水灌进鼻子的瞬间,我以为自己要死了。”他回忆起那个生死时刻,窒息的恐惧记忆犹新。直到一双有力的大手将他拽上岸,那个转身离开的背影,成了他生命中第一束光。“如果没有那个人,我活不到今天。从那时起,我就想成为‘那双手’。"

20多年前,马美良从泰兴来到宜兴,从汽车音响行业转行舟艇维修。凭借机械方面的天赋,他很快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并结识了一群热爱舟艇的朋友。2016年,他被确诊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这是一种会导致运动协调障碍的罕见病,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病魔似乎格外仁慈,并未对他的身体造成明显影响。2019年,刚搬至城区荆溪新村的他目睹多起溺水事件:“有人在岸边哭,有人跳下去却救不了人,我才发现专业救援的空白有多大。”2022年8月,在多方支持下,宜兴市蓝豹救援队成立,马美良带着12名队员、2艘二手冲锋舟,开启了水上救援之路。

从最初的12名队员到如今的55名正式队员、56名志愿者,从仅有2艘二手冲锋舟到拥有5艘冲锋舟、3艘高速快艇,近3年来,宜兴市蓝豹救援队的蜕变有目共睹。救援队办公室墙上的40余面锦旗,记录着一次又一次救援行动。2023年10月的那次雨夜救援,成为队员们心中的“教科书”案例。那晚,两名桨板爱好者被困东氿水域,亟待救援,暴雨导致能见度几乎为零。“队员都在忙,我必须上。”马美良独自驾艇出征,操控台被雨水模糊,他仅凭记忆避开暗礁,拼尽全力将被困者拉上船。

去年起,马美良病情加重,身体失衡、动作变缓、下肢无力,“走路越来越慢,腿像灌了铅。”虽然走路需要扶着栏杆,上下船需队员搀扶,他却依然保持着24小时待命的习惯。有时候凌晨3点接到电话,他一边赶往冲锋舟,一边用对讲机调度:“官林水域有情况,附近的队员3分钟内集合。”2024年完成170余次救援、2025年已完成40多起行动,这些数字背后,是他用止痛药和意志力筑起的坚强防线。

如今,市蓝豹救援队的救援范围已从水上延伸至山地、城市应急领域:摘除马蜂窝、保障马拉松赛事、参与抗洪抢险…2023年,市蓝豹救援队官林救援点、东氿救援点成立,队伍的触角覆盖宜兴全域。“我们还想做得更多,多一个救援点,就多一分希望。”马美良说,“其实生病后,我反而更‘自由’了。”阳光穿过办公室窗户,在他身上投下暖金色的轮廓,对讲机又一次响起--丁蜀镇有孩童落水。他扶着桌子缓缓起身,队员立刻递来救生衣:“现在谁有空就出发,我们先过去。”发动冲锋舟引擎的瞬间,病痛带来的眩晕被抛在身后,螺旋桨激起的水花中,这位在宜兴生活了20余年的“新市民”,用颤抖却坚定的双手,将命运的裂痕化作照进人间的光束。正如他常说的:“我可能走不快了,但我的船可以开得更快。只要还能握稳舵柄,我就不会让任何一个生命在眼前消失。”    (宜兴日报社  余婧

马美良:以舟为翼 守护生命.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