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文体 >  文体动态
宜兴市残疾人文创作品展示(二):手作靓包,针线跃动勾勒热爱与希望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5-02-20

近年来,宜兴市残联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依托宜兴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文创、非遗助力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的新路子,带领各镇(街道)残疾人之家通过培训+文创+项目的新模式,真正帮助广大村镇残疾人实现就近就地灵活就业。

2024年4月,西渚镇溪西村残疾人之家引进了半成品手工包项目,并在无锡市第二届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产品展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对于残疾学员而言,制作手工包的过程是一场成长的蜕变。在制作时,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从挑选材料到精心缝制,每一个步骤都考验着残疾人学员的专注力与耐心。有些学员在初期,连最基本的布料对齐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但随着不断练习,他们逐渐克服困难,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绒布、皮革、五金配件……不同的配件经过残疾人的搭配和组装,再进行穿针引线,就成了一个个造型独特的手工包,既有可爱的卡通造型,也有时尚的水桶款式。每一个手工包都是他们努力与进步的见证,是他们跨越自身障碍的勋章。

“身体的残疾并不能阻碍灵魂的飞翔,只要心中有梦,便能跨越一切障碍。”在西渚镇溪西村残疾人之家,参加辅助性就业的残疾人朋友们在手工包制作的世界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篇章。他们用双手诠释着自强不息的精神,用一针一线勾勒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

早在半成品手工包项目开展之前,溪西村残疾人之家专干任成燕就在残联的指导下,先后引入过卷纸胶水画、被子包装贴标签和文具印油包装三个项目,但都在实践摸索的过程中因为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而无法进行。总结经验后,任成燕发现了半成品手工包这个项目。由于半成品手工包已经完成大部分的制作步骤,只需要再行对点缝合即可,这大大降低了制作的难度,让残疾人更容易上手。

“这些手工包就像一扇窗口,为残疾朋友们打开了与外界交流沟通的大门。”任成燕说。为了纠正大家容易打结、走线不整齐的问题,她还自行学习了解走线技巧,将残疾人较难掌握的一次双向走线变成了单线单向走线,虽然增加了一定的操作时间,但是简化的走线,残疾人更能掌握要领。这些手工包作为文创产品推向市场后,收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它们独特的款式与精美的做工,让更多人看到了残疾群体隐藏的无限潜力。

在镇残联的指导下,西渚镇溪西村残疾人之家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多适合残疾学员的文创项目,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更好地拥抱生活。同时,也将大力搭建销售平台,为半成品手工包积极联系本地的集市、爱心义卖等,争取更多展销机会。

目前,西渚镇溪西村残疾人之家10位报名参加项目的残疾人每月可以获得500元至800元不等的收入,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与经济独立的双丰收。残疾人朋友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在手工包制作领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我们携手支持西渚镇残疾人手工包事业,共同见证他们在自强不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宜兴市残疾人文创作品展示2 希望.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