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强模范风采
壶如生命--夏淑君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3-12-12


近代以来,女性从事紫砂产业的案例并不罕见,可以说,女性独特的细腻和感性,为紫砂技艺的呈现带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这种创新和变革之中,同样有残疾女性的一份力量,她们正在为紫砂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夏淑君 196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自幼因脑瘫造成下肢残疾。1978年起从事紫砂陶艺术,现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获得“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夏淑君与紫砂的结缘,可以说是误打误撞。

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在一张分田到户搞包干的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打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六百里之外的江苏宜兴丁蜀镇,紫砂生产也迎来春天。因工厂任务足量,经常下发一些产品到乡下加工,夏淑君所在的大浦公社,专门请来老师开设紫砂壶制作培训班,在生产大队搞起了“副业”。

15岁的夏淑君刚刚初中毕业,被队里安排学习做壶。“队长看我腿脚不便,照顾我给了这个机会。”同期40多个学徒,多是十六七岁,正是贪玩好动的年纪,夏淑君成了最能沉下心、坐得住的那个。每天第一个到班里,最后一个出来,哪怕是基本的打泥片、拍身筒,都比别人多下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工夫。

家中兄弟姐妹四个,夏淑君排行第三。出生时因缺氧造成脑瘫,从小就行走不便,算得上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她并不享受这份特殊的呵护,因而尤为珍惜这次机会,只想着学会一门手艺,既养活自己,又为家庭减轻负担。“一天做5个壶坯,一个壶坯2毛5分钱,一天就有1块多的收入,比我当时每天的工分还高呢!”   学了4个月,夏淑君便崭露头角。从什么都不懂到独立做坯,提升是迅速的,接触的都是对的人和事儿。从工艺上来说,学徒计件计酬,没有生产压力,有老艺人授课评比,技艺进步很快;从泥料上来说,紫砂工艺厂用泥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炼制的黄龙山四号井的紫砂原矿泥料;从造型上来说,更是前辈大师、名家定型定款。蒋建明、张庆臣是夏淑君的启蒙老师,验坯的师傅也慷慨相助,“他们觉得小姑娘很不容易,有些不好的茶壶,不当场打碎,告诉我哪里不好,让我下次改进。”

她为厂里制作的“梅桩”壶很少有报废的。每次送壶坯,验坯的师傅总是先收她的,并连连赞许:“这个壶做得真好!”“呀!做得比厂里的工人都好!”夏淑君收获着喜悦,进而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整整9年,没有放下手中的活计。

1987年,在知青回城“农转非”的浪潮中,夏淑君也迫切地想去当一名光荣的国家工人。招工之路并不顺利,几经辗转,她被一家服装厂招去当女工。“我想着笨鸟先飞,兴高采烈地借了缝纫机学习踩线,怕去厂里不会基本功被笑话。

彼时,随着紫砂陶的需求增多,更多村办紫砂企业应运而生,二、三、四、五厂相继建成投产,到处搜罗制壶好手。紫砂四厂来收壶坯,夏淑君家里还有100多个,厂长问“这是谁做的?”母亲直说是女儿做的,厂长当即拍板“做得不错,来我们厂吧!”“当时我还挺不乐意,我说我要去缝纫厂做工人了,不做壶了。” 不料两天后,一辆吉普车开到夏家门口,亲自接她进厂。到了厂里一看,真空练泥机、雷蒙粉碎机、搅拌机、烘干窑、隧道窑、轨道窑……生产线蔚为壮观,夏淑君不由激动了:在家做坯如坐井观天,真正做紫砂原来是这样的。

自此,夏淑君成为一名专业的制壶工人,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杨勤芳,学习紫砂壶造型与制作。过去做坯都是半成品,在杨老师的指点下,很快,她做成第一个全手工壶——东坡提梁壶。“那时候我才知道紫砂的天地这么丰富,紫砂的艺境这么博大,开始从艺术的角度制壶。”

一把紫砂壶的制作工序有十来步,复杂的壶型,工序甚至是数十步之多。在制作过程中,不能分心,尤其在做“开口”这道工序时,必须深吸一口气,一气呵成,中途不能停顿。为了保持泥料湿度,再热的天气,不能开空调和风扇,即便酷暑难耐,也只能用毛巾擦汗。在这样的环境中,夏淑君通常一坐就是大半天。每个月做八把十把,没有休息日,平时就与收音机为伴,虽然孤寂,夏淑君却很享受这种感觉。“紫砂的世界很单纯,做壶的时候,什么烦恼都忘掉了。我最好的休息就是做壶。”

嗜之越笃,技艺越工。1991年,夏淑君的作品《绞泥茶具》在香港获第三届国际展能陶艺比赛金奖,1995年绞泥作品《母爱》在澳大利亚获第四届国际展能节陶艺比赛金奖。作品《荷塘清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大地情》被国务院紫光阁收藏。

其中,《母爱》这个作品一时被传为美谈。当时大赛组委会提供给出一道命题“作文”:假如艾尔斯岩石是用玻璃构成的,你在里面将看到什么?要求选手们运用组委会提供的陶土,设计自己心目中的作品。艾尔斯岩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石,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正中央,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国家标志。

短短一天,夏淑君参阅了大量资料,土著人的母亲为保全孩子、与饥饿苦苦抗争,采摘野果堆积而成艾尔斯岩石的古老传说深深打动了她,她忽然意识到,这正是自己想要表现的人性之光。她以当地土著人身上的花纹为基调,巧妙运用紫砂的绞泥形式,创作了以母亲的乳房为造型的作品,作品的主题是“母爱”。沉静的作品诉说着大爱无声,不同颜色泥料捏塑的乳房象征着母爱没有国界。最终,《母爱》夺得了金奖。评审官对作品进行讲评时,久久地凝视,最后只说了一句话:我在英文字典里找不到任何词汇能够用来赞美它。

从艺45年,夏淑君认为“坚持比悟性更重要”。她说自己性格的一大特质是倔强,“有一次做壶,要去蜀山上挖泥,我这个腿,爬三步,就滑下来两步,但我想去做的事一定要做到。如果不是坚持,走不到今天。”

在各种器型中,夏淑君擅制仿生花器,梅桩、南瓜、白菜、葫芦……大自然的一个个生命杰作,都在她的手中被赋予新生。年轻时,腿比现在利索,她总爱到外面走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都那么有情有色。自夏到秋,一株南瓜秧开花、落蒂、结果,她也要细收眼底。她说,一个手艺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在生活里,有观察才有审美直觉,才会有好作品

从几两泥到一把壶,这一过程,不仅是手眼,更是心智的作品。所谓见壶如见人,手艺人的心性、气质、手感、精神状态,在一把壶上完全得以体现。当机械化、现代化的洪流迎面袭来,有人随波逐流,有人以次充好,夏淑君好像自动屏蔽了周遭的烦扰,一锤一打,一压一抹,将所有的耐心和温柔都倾注于亲手造就的一把把新生命之中,因而她的作品总是透着一股洗练无华的古拙与淳朴。

地有生生之德,人有仁爱之心。这是夏淑君的艺术信条,也是她的做人准则。旁人对她的印象多是“低调”“谦逊”,吃得素,穿得素,人也是个素心人,除了静心做壶、读书,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她对自己抠门,却捐出去近百万:1991年,她把宜兴市政府的1万元奖金捐赠给宜兴市残联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分别向江苏省伤残运动员基金会等多个机构捐赠12个紫砂壶;在汶川地震中捐献5万元结对助学;捐赠现金12.6万元帮助听障儿童……她常说,自己就是一个生活在乡村的残疾人,是紫砂给了她精神的滋养,是无数热心人给了她生活的信心,反哺社会,只是尽了本分。

如今,夏淑君的工作室已经培养了100多位学生,不少还是残疾人,夏淑君不遗余力,手把手地教。她偏重性格稳重的学生,更偏爱“笨鸟先飞”的学生,“在这个行当里,时间是以‘年’来计算的,年轻人不要走捷径,不要急着赚钱,要扎扎实实把基本功练好。”当宜兴市残联邀请她担任爱德培训学校“美丽工坊”和市残疾人陶艺协会的顾问时,夏淑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有一种荣誉感、成就感,我的生活完全融入在这里面。”她这一生,没有过成形的爱情,她把所有的情感能量都给了壶。

 

f29e9946454831587654587d9349185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