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双拐“写出”精彩人生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5-03-13

新街街道的马伟忠,今年44岁,自小因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可这位残障人士,却有着写满成果的履历:市“自强创业之星”、优秀“社会妈妈”、“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年来,他靠着毅力和努力,闯出了一番天地,诠释了自强不息、助人为乐的真谛,用双拐“写出”了精彩的人生。

初中毕业后,马伟忠曾从事过修钟表、修手机等工作,凭着好学和勤奋,实现了自食其力,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后来,瞅着宜兴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筑材料运输业发展前景广阔,他的心“不安分”起来。2000年,他贷款买了一辆工程材料运输车,开始从事建筑材料运输等市政工程配套业务。司机是雇来的,但马伟忠也没有少吃苦:无论是选择货源,还是途中押车和工程施工,他都拄着双拐,全程把关。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有时甚至干脆整夜睡在车上。在工地上,他还经常因为行动不便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由于服务优、质量好,马伟忠很快就在这行站稳了脚跟,不到一年就组建起了一支由7辆车组成的货物运输队。后来,他又搞起了货运码头,组建了运输船队,做起了批发建筑材料的生意。2009年,他注资580万元成立了中骏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并把市场拓展到了河南商丘,年盈利300万元。

富裕起来的马伟忠时刻不忘需要帮助的贫困人群:汶川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捐款;2010年,他与两名贫困生结成了助学对子,承诺助他们完成学业;他还拄着双拐为新街街道敬老院的老人们送西瓜、送棉被……2011年,他不顾亲友反对,投资1200万元,在西渚镇西渚村流转承包300多亩土地,建设浩丰农业生态园,主要从事花木、蔬果的种植和水产养殖,发展观光农业。为做好这个项目,他吃住在生态园,向行家请教花木嫁接和繁育技术,全身心投入到生态园的发展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生态园面貌焕然一新:30亩水库波光粼粼,成片的荒山变身成了果园,周边的道路被修整成宽阔的水泥路……对于马伟忠来说,最令他开心的是,生态园不仅带动了周边环境的改变,还吸纳了20名当地农民和15名残疾人就业。不过,他的目标远远不止这些,他常说,今后这个项目规模还要扩大,将带动更多残疾人和农民就业创业。

“普通人谋生创业就已经不容易了,残疾人创业更是难上加难!”回忆一路艰辛,马伟忠常这样感慨,“现在我有点经济基础了,应该帮帮那些跟我一样的人。”马伟忠对宜兴紫砂有着浓厚的兴趣,有感于残疾紫砂艺人大多各自做壶、自寻销路,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他萌生了带残疾紫砂艺人抱团闯市场的想法。在市残联的积极协调下,去年全国助残日前夕,由残疾紫砂艺人组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团体——爱德陶艺社成立了,由马伟忠担任社长并免费提供场地。陶艺社成立当天,就有7名残疾紫砂艺人拜得名师。如今,在位于新街街道金汇大厦的爱德陶艺社里,几乎每天晚上都有社员在一起切磋技艺,陶艺社的社员也已经由最初的21名发展到40多名。马伟忠不仅经常参与陶艺社活动,还在考虑如何为残疾紫砂艺人加大宣传推广、整体包装、拓展市场等力度,帮助更多人走上创业致富路

(宜兴日报社  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