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我就是你今生的眼睛——宜兴市新平盲人推拿所杨新平夫人张伟爱心奉献的故事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4-02-26

夜很深了。座落在宜兴市宜城街道阳羡东路繁华地段的新平盲人推拿所,依然灯火辉煌。

今年四十八岁的张伟,是宜兴市盲人协会主席、新平推拿所所长杨新平的妻子。时钟敲过子夜,张伟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安置好店里所有的盲人兄弟姐妹下班,她再次到各推拿房中逐一检查,为明天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她扶着工作一天疲惫的杨新平,自己开车回家休息。

追慕英雄  义无反顾

八十年代,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立过军功、风华正茂的共产党员杨新平,在训练场上因感染病毒,双眼失去了所有的视力。国家为帮其疗伤,安排他到位于天津市的北京军区权威眼科中心254医院医治。

性格倔犟的杨新平没有被失明所吓倒。为了尽快适应以后没有光明的生活,即便视力全无,他仍每天坚持自己洗衣服。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杨新平和往常一样,正在医院的洗衣房洗衣,突然耳边传来一个天津姑娘动人的声音:“你看不清楚,我来帮你洗吧。”没等杨新平同意,姑娘就拿过脸盆和脏衣服,麻利地搓洗起来。

这个姑娘就是张伟。或许是天意,她是为了照顾一个亲戚来到这家医院的。面对身边这位双目失明,却仍是一身戎装的小伙子,姑娘心中荡起阵阵涟漪。当得知这位帅小伙是从中越自卫反击战战场走下来的英雄时,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在经过几日的关注后,张伟放下姑娘家的羞涩,决心用行动让英雄感受人间温暖。

当时不足二十岁的张伟高中还未毕业,生活在一个充满浪漫理想的纯情世界之中。如花似玉的她与杨新平一见钟情,从此着魔般坚持每天从家中赶到医院,照料杨新平的起居生活。在不断的相处中,张伟时刻感受着生活的不易和英雄的伟大。就这样,两人在相处中建立了恋爱关系。

女儿是父母的心头肉,让一位如此优秀的城市姑娘,嫁给一个全盲的外地男人,家人的强烈反对可想而知。爱情的力量无坚不摧,为了追随杨新平一辈子,张伟甚至放弃了上海冶金大学的录取,毅然从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走出,在我们陶都这座江南小城,一呆就是三十个年头。

当人们投来羡慕、赞美的目光时,杨新平总是说:“人们都说张伟是个美人,虽然我从没看到过她的面容,但她是我心中最美、最善、最神圣的人。”

相濡以沫  情深似海

“不管你生活如何不易,只要你有需要,我就是你今生的眼睛。”从二十岁起,平时不善言表的张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生活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刚结婚时,张伟和杨新平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新平推拿所的筹建更是一波三折。

八十年代末期,宜兴还没有一家像样的按摩店。为了让杨新平能自立自强,尽快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张伟一边在家带孩子,一边积极支持丈夫赴上海、武汉、青岛等地学习按摩技术。张伟坚信,只要技术过硬,生活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九九七年,夫妻俩依托当时聋哑学校的部分硬件设施,在张伟的精心张罗和布置下,成立了宜兴首家盲人推拿所。

创业容易守业难,对于一个盲人,许多事情都要依靠健全人的帮助。这时,张伟的作用得到了很大的发挥。随着时代的进步,要掌握规范的推拿技术知识,首先要学会先进的电脑知识。张伟从自身做起,陪同杨新平一起苦学电脑,读健盘,背字根,样样都是张伟先行,再由张伟口口相传。直到现在杨新平发表的所有论文,都是由杨新平口述,再由张伟在电脑上撰写。日复一日,张伟不仅成了电脑行家,还稍通盲文,成为杨新平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业务帮手。

事业刚刚起步时,他们的家境并不富裕。有外出按摩的业务,两人便相扶一起步行。后来张伟有了自行车,杨新平坐在自行车后,张伟在前边推行。再后来,经过不断地打拼,生活条件有好转,家中添置了摩托车。人家是夫开妻坐,这边是张伟开摩托,杨新平抱着张伟的腰一起出行。

随着事业的不断推进,杨新平现在不仅是宜兴市盲协主席、江苏省盲协副主席、中国盲人按摩协会理事,还兼职特教学校的老师。没有汽车,有时不便开展工作。经过苦练,张伟很快就拿到了汽车驾驶证。现在的张伟每天扶着方向盘,载着丈夫,载着事业,载着对明天美好的期待与梦想不断前行。

张伟在生活和工作中耳濡目染,不仅学会了按摩,还是SPA技术高手,很多客人都专程来店里找她。说起她的按摩技术,最早只是为辛苦工作的杨新平做些头部放松而学。加上杨新平的精心指导,没想到,她也成了个中高手。有些按摩技术要到外地去研习,杨新平不方便外出,张伟就义不容辞自己先去,把学会的知识和本领再传授给杨新平。如精油的配比,她利用健全人的优势,创造出一种独门技术。有时丈夫发些小脾气,性格温和的她更多的是给予安慰,从无怨言。

阳光总在风雨后。去年杨新平考主治医师时,《医古文》相关内容特别难记忆,杨新平曾想放弃作罢。是张伟坚持一句句为杨新平复读,杨新平再一句句背诵,夫妻一起战胜困难,考试顺利过关。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百位盲人按摩师特色技法全书》,杨新平的作品《伸脊拍腰法治疗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30例体会》收入书中。杨新平说,张伟既是一位好妻子、好秘书、好管家,还是一位好专家。

博大母爱  恩重如山

推拿所是个大家庭,生活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残疾青年朋友。现在新平盲人推拿所不仅是一个推拿服务的地方,也是宜兴市残联的一个盲人推拿实训基地。接纳更多本地及全国多地盲人学习培训推拿技术。安徽盲人小伙子小董,就是推拿所的一名学员,他已有四个年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每逢过年,既是残疾朋友最想家的时候,也是服务行业最繁忙的时候。

“只要有外地盲人员工在,我就要和他们一起过大年。”张伟总是这样想。每到过年前夕,张伟总是一边按照残疾朋友家乡的风俗,料理好大家的生活,再逐一给他们的家人打电话,简要汇报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邀请他们来这边看看儿女在宜兴的生活让他们在家放心。

多年来,除夕是张伟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她会为每位残疾人准备好过节礼品和压岁钱,还亲手做上满满一桌子的饭菜,陪同所有没有回家的盲人一起过年。结婚前,她只是一个不会做饭的城里小姑娘,现在她已做得一手可口的江南饭菜。饭桌上,张伟把杨新平和其他残疾人爱吃的菜肴,先一点点夹在他们各自面前的小碗中。对于大家日常生活的喜好,张伟都了如指掌。

张伟不仅时刻关心丈夫,对店中的盲人兄弟姐妹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平时,为了照顾盲人,他们将盲人集中在一起住宿,生活起居都是由张伟在悉心照料。

盲人小杨说:技术上的问题找杨总,生活上的问题找师娘。盲人小张扣子掉落了,她悄悄地为其缝上;盲人需要生活用品,她主动为他们推荐;小帅哥们也要追求时尚,她三不五时带他们上街,选购衣服;网购货物,她都要帮盲人们仔细签收验货;经济上有了积蓄,她几近“刻薄”帮着理财储蓄;生活困难的盲人过生日,她送蛋糕、送内衣、送佳肴;员工生病,她更是嘘寒问暖,开车送医院。有一年,湖北的盲人小李带着盲杖走在路上,不小心被汽车压倒,造成较严重的骨折,她天天往医院送饭,给小李以亲人般的关怀。当小李的家人从外地赶到宜兴,看到此情此景,拉着张伟的手,激动之情难以溢表。

在宜兴盲人协会,张伟的口碑和名气一点不亚于杨新平。有时深更半夜,盲人有生活上的问题求助他们,张伟也立刻开车陪杨新平前往解决问题。现在,从盲人志愿者上街服务到盲协兄弟姐妹聚餐,从盲人法律纠纷调解到盲人按摩行业规范运作,大大小小的盲人活动,都能看到张伟紧随杨新平的身影。大家亲切地说,张伟就是我们盲人朋友的形象大使。

在推拿所里,总是听到年轻的盲人朋友们对张伟各式各样的称呼:有的叫她师娘,有的叫她老娘。张伟说,师娘、老娘都是“娘”,这些盲人朋友在我这边生活不容易,我当一天“娘”,就要负一天责任。多年来,在新平推拿所,前前后后生活过近百名青年残疾朋友,无一没有得到过她发自内心的母爱关怀。

无锡市劳动模范、全国创业之星、中国百强按摩师十佳精英……在杨新平巨大荣誉背后,凝聚着的是张伟这位善良的中国女性超乎寻常的付出。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你是我的眼》,是杨新平和他的盲人朋友们最喜欢听的歌,每当歌声飘起,他们的眼里总是湿润的。

(宜城街道残联 陈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