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宜兴市举办残疾人非遗提高班暨“美丽工坊”《玉兰春》紫砂制作技艺培训班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5-05-30

为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实施方案》,更好促进带动残疾妇女就业增收,结合江苏省残联关于开展残疾人“非遗”培训工作的要求,5月12日至28日,2025年宜兴市残疾人非遗提高班暨“美丽工坊”《玉兰春》紫砂制作技艺培训班在宜兴市爱德培训学校举办。

5月12日上午,开班仪式在爱德培训学校举行。宜兴市残联副理事长陆丹贤,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赵曦鹏,高级工艺美术师尹旭峰等出席活动。仪式由爱德培训学校校长邹云主持。

培训期间,赵曦鹏大师和尹旭峰老师“集中培训—实操比赛—作品展评”模式,系统传授紫砂制作技艺。他们为学员进行深入浅出的授课、指导和点评,身体力行地传文化、传技艺,体现出德艺双馨的大家风范。

课程涵盖原矿紫砂泥特性分析、《玉兰春》壶制作步骤、立体装饰技艺(玉兰花与蝴蝶堆塑)等内容,并通过每日实操强化技能。

5月28日下午,结业典礼如期举行。宜兴市残联副理事长陆丹贤,教就科科长储瑞琴,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赵曦鹏,高级工艺美术师尹旭峰,市爱德培训学校校长邹云以及本期14位学员参加结业仪式。

邹云校长作培训小结:14名学员全部合格,作品合格率达100%,其中6名学员荣获奖项。

为检验学习成果,本次培训老师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14名学员制作的《玉兰春》进行验收考核评分,最后评选出工艺精湛的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作品以玉兰的芬芳与蝴蝶的灵动展现了“助残自强”的主题寓意。

培训虽结束,但帮扶未止步。宜兴市作为“陶都”,依托紫砂文化资源,已连续多年开展残疾人非遗培训,累计培养数百名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此次培训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残疾人群体自强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如《玉兰春》的寓意——玉兰花象征社会的关爱,蝴蝶寓意残疾人的蜕变,这场非遗技艺的传承之旅,正让更多残疾人在文化浸润中绽放光彩。

(爱德培训学校 邹云)

宜兴市举办残疾人非遗提高班暨“美丽工坊”《玉兰春》紫砂制作技艺培训班.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