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渚镇白塔村窑山组有这样一个四口之家:户主张光富,兄长张广才,妻子何美玉,儿子张明君。他们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他们尊老爱幼,热心助人;他们礼让邻里,团结互助。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却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人间的真爱。
张光富是白塔村一位普通的村民,今年41岁,1994年与自己同年的妻子何美玉结婚,婚后夫妻恩爱,相敬如宾,1995年12月生育一男孩。这一家子原本也是个大口之家,母亲十多年前去世后,年迈的父亲和瘫痪的兄长就一直随他们一起生活,三年前父亲去世,生活上一直不能自理的兄长就全靠他们夫妻料理着,几年如一日,从无一丝怨言。
兄长张广才,今年51岁,是一位肢体三级残疾人。8岁得小儿麻痹症后,手脚萎缩无法动弹,平时只能利用双肘挪动着一双小板凳来行走,不过他人很聪明善良,谁家的雨靴破了或板凳坏了,包括微型家用电器坏了,他都非常乐意帮忙修理,所以周围邻居都非常喜欢他。
妻子何美玉更是一位贤惠善良的农村妇女,自从嫁给张光富后,就一直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家日夜操劳。面对年迈的公公和瘫痪的兄长,她始终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和兄长一样来细心照料,三年前父亲去世后,兄长的日常生活就全靠她来料理,每天早晨,她要早早起床洗衣做早饭,顺便准备好兄长中午的饭菜,然后再去上班,晚上回家做好可口的晚饭,一家子围在一起开心地吃着。吃过晚饭,再和丈夫一起为兄长擦洗身子,有时丈夫上夜班,兄长的沐浴就成了何美玉一个人的事情。这看似简单的事情,每天要认真做起来可真不容易,更何况服侍的不是自己的丈夫,而是丈夫的哥哥,这种任劳任怨与坚忍不拔的传统美德在何美玉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身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这样的四口之家,夫妻虽然都上班,兄长也有低保,但经济上并不宽裕,张广才几次生病住院,他们都积极地掏钱为他看病,确保他受到最及时的治疗。夫妻二人从未向村委和有关部门领导反映任何问题,去年村委领导从村民的口中得知了这件事,很受感动,书记组织村委一班人几次上门看望,并协调好有关部门,送张广才去敬老院生活。何美玉得知此事后,她非常感动,但是谢绝了村委领导的好意。她表示,兄长和他们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对这个家有了很深的依恋之情,如果去了敬老院,怕兄长不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会觉得孤单寂寞,如今一家子生活在一起,虽然生活清苦点,但心里面确实开心的,再说她也不放心别人是否会像自己一样每天为兄长做上可口的饭菜,晚上为兄长洗漱沐浴。她还考虑到,也许还有比他们更加困难的家庭,更加需要这个机会,就把机会留给需要的人吧!何美玉和丈夫商定好,以后不管是多苦多累,今生都会无怨无悔地照顾好兄长,决不让兄长离开这个家,一定要让兄长的后半辈子过得开开心心,舒舒服服。
如今只要有人提到这一家,村民都会翘起大拇指赞道:这是天底下少有的好人家。
(西渚镇残联 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