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无数双手撑起的这个家——宜兴市徐舍镇残疾人徐志林获社会各界帮扶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3-07-30

“磊磊,天这么热,自己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镇里和村里的领导又来看咱们了,爸爸马上要去厂里上班了,你放心好了。” 725日中午,宜兴市徐舍镇芳庄村南阳圩的徐志林打通了女儿磊磊的电话,在盐城师范读大二的磊磊一放假就在朋友的介绍下,在城里一家奶茶店打起了暑期工。  

今年52岁的徐志林患有小儿麻痹,行动不便;38岁的妻子是一名聋哑人,没怎么读过书,夫妻俩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仅靠不到3亩地和夫妻俩日常打零工艰难度日。两年前,磊磊刚考上大学,老徐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有出息了,忧的是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更是雪上加霜,那时候妻子身体也不好。生活的压力、日常的开销、女儿的学费成了摆在老徐面前的一道道坎。那时候,得知老徐家的困难,周围的亲戚朋友没少塞钱给他,在镇里和村里的帮助下,终于筹齐了磊磊的读书钱。“女儿很懂事,知道读书的钱来之不易,是大家的帮助让她有了今天,所以从来不主动伸手问家里要钱买衣服什么的。等过到开学的时候,民政部门还会发给我们一笔3500元的慈善助学款,帮我们减轻了不小的经济压力。”老徐感慨道。    

  女儿磊磊出去读书,行走不便的老徐一边要照料好妻子,一边出去打零工。多年来,村里一直帮老徐联系附近找零工的厂,可是等上一个厂里忙完了,老徐又得换下一家,每个月的收入都很不稳定。最近,宜兴市徐舍镇芳庄村村党总支书记张建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想着要帮老徐找个稳定的工作。前几天,远东电缆的辐照交联厂要招一批残疾人,张建伟第一时间想到了徐志林,赶忙帮助老徐报名了厂里的缝纫工,“工作就是做手套,活也不累,车间里有空调,单位还提供免费住宿,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工资,生活有了起码的保障,还可以攒下来给女儿交学费。等女儿毕业工作了,我们就熬出头了。”老徐笑道。   (宜兴日报社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