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宜兴市官林镇试点开展残疾人庇护型就业工作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4-11-25

宜兴市正在开展庇护型就业进入镇级残疾人安养院的工作,所谓庇护型就业,就是指由乡镇残联出面联系企业,组织一些有就业意愿、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残疾人安养院内集中进行简单的生产工作。

官林镇作为全市首个为残疾人提供庇护型就业的试点乡镇,已有8名贫困残疾人走上庇护型就业岗位。官林镇残疾人安养院于2013年5月建成,经过一年多的完善和提升,目前已投入正式使用,成为了入托残疾人的生活乐园和精神家园。2014年以来,安养院致力于在托养服务、托养成效上探索实践,实现了由福利型托养向庇护型托养的延伸拓展,打破了传统的休闲“养老”模式,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参与简单的手工作业,为制针企业包装缝纫机针,并进行计件考核,既参与了劳动,又获取了报酬,使他们在获得劳动所得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增强了自立意识。

今年51岁的周楼琴,从小下肢残疾,一直未能如愿找到合适工作的她,正是庇护型就业的受益者之一。目前她在官林镇残疾人安养院和其他7位残疾人一起进行着包装缝纫机针的工作。“以前家里一点收入都没有,因为残疾什么活都不会干。”丈夫要在家就烧饭、服侍她,也没空去上班,家庭生活很是拮据。“如今每天来安养院上班,做些简单的包装工作,一天能挣20多块钱,一个月六七百元,足够我们老夫妻两个的生活开支了。”周楼琴说道。

目前宜兴市共有2.3万名持证残疾人,市残联正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为残疾人提供庇护型就业,让那些家庭贫困但仍然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通过庇护型就业的帮助实现就业梦想。                            (杨鋆  祁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