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裴敏方:身残志坚闯出致富路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8-08-08

7月15日早上8点左右,和桥镇王母桥村敏方养殖基地内,养殖户裴敏方打开鱼塘的自动化投饵机,看着争相吃饲料的鱼群,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说:“虽然今年市场行情一般,但养了这么多年的鱼,我早已经习惯了。”

57岁的裴敏方是和桥镇王母桥村人,3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右腿因此落下了残疾。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结婚生子后,裴敏方发现仅靠在村电镀厂的工资,无法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于是,1993年,在上班之余,裴敏方承包了村里30多亩鱼塘,开始尝试养鱼。虽然鱼塘规模不大,但裴敏方腿脚不便,只能请个人帮忙。忙忙碌碌一整年,有限的收益几乎都花在了人工工资上。“如果我能亲力亲为,收益应该不错。”1997年,裴敏方干脆辞去厂里的工作,成了一名专业的水产养殖户。1999年,村里有280亩地供承包,裴敏方考虑再三,咬着牙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30多万元,拿到了这280亩地的承包权。

创业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裴敏方也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开挖鱼塘全是裴敏方亲自动手,一方面是为了省下请工人的钱,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经手更放心一些。起初,裴敏方的鱼塘跟陆地上还隔着一条小河,必须划船才能过去。“我都不敢坐那个船,坐在上面感觉随时会翻,但他胆子大。” 妻子谢少凤说,木质的小船稳定性差,坐上去摇摇晃晃的,裴敏方右腿又不好,重心不稳,上船时船晃得更明显。有一次天气不好,船翻了,裴敏方掉到了水里,幸好当时鱼塘上还有一名帮工在,才“捡”回了一条命。

眼下,裴敏方经营的敏方养殖基地已经上了轨道。行情好时,一年能有五六十万元的利润,行情不好时,也能赚个十多万元,足够四口之家的生活开支。

(宜兴日报社  马溪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