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倾情打造残疾人的“阳光家园”
雪白的外墙、厚实的大门、亮堂的铝合金窗,和桥镇中巷村前巷组15号的这栋二层小楼房虽不起眼,但十分干净。记者来到时,屋里传出阵阵的“嗤嗤”声,原来是屋主余泽仁正在用草绳机编草绳,午后的日光照进来,小屋里一片灿烂。
16岁时患上青光眼,当时正值少年的余泽仁不幸双目失明,最终被鉴定为视力残疾一级,之后他就一个人居住在父母留下的二层楼房里。前两年,由于房子过于老旧,墙壁发霉、屋顶漏水等各种毛病逐渐显露,尤其是一到梅雨季节,“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凹凸不平的泥地还出现了一个个小水洼,整个屋子散发出一股霉酸味,可是靠着低保重残金过日子的六旬老汉余泽仁根本不可能去修缮这座老房子。正当老余伤脑筋时,和桥镇残联专职委员蒋秋芬带来了好消息,原来宜兴市残联和宜兴市民政局于2010年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市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修缮工作的意见》,将在三年内给符合特定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家庭修缮房屋,而镇里已把他的情况上报给了宜兴市残联,正等着进一步批示。没过多久,市残联和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就到老余家查看现场,并制定了修缮方案。很快,工人们正式进场:重新搭建屋顶、浇水泥地面、粉刷墙壁、安装门窗……不过10天,房子就焕然一新,这让老余乐得合不拢嘴,现在,他“宅”在屋子里,觉得特安心舒适。
事实上,余泽仁仅仅是受益群体中的一员。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阳光助残安居工程”自2010年开展,截至2011年,受益残疾人已有68人,而2012的人员名单还在摸底调查阶段,更多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将拥有自己的“阳光家园”,而“阳光助残安居工程”也是真正让残疾人得到实惠的有效举措,该工作得到了无锡残联和省残联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评价,并为全省开展贫困残疾人住房修缮试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宜兴日报 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