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新平推拿27名员工全部怀揣“护身符”
为员工缴纳人身意外伤害险,是今年新平推拿所定下的“铁规矩”。虽然许多盲人只是在新平推拿所短暂逗留,学了“核心”技术就跳槽或自立门户,但老板杨新平觉得在帮助广大盲人有一技之长、能自力更生的同时,增强他们的保险意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件好事。
今年50岁的杨新平是位老党员,1984年他在部队军事训练中因突发事故导致双目失明,1994年退伍回到家乡宜兴。在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他不仅掌握了许多中医知识和推拿技巧,还开设了“新平推拿所”。与一般的残障人士相比,盲人更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杨新平是个有心人,作为全市盲人中第一个使用电脑的人,他常常上网收集各类盲人出险的案例,并铭记在心,提醒身边的盲友注意那些容易产生危险的小细节。在多年的“记录”过程中他发现,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盲人的知识面狭隘,大多不懂得参加保险的重要性,有些盲人甚至不知道有人身意外伤害险,出险后只能独立承担医疗费用。为此,杨新平决定从“自家做起”,先后数次跑到保险公司咨询具体事宜,并自掏腰包为推拿所的员工全部缴了保险费。在他的倡导下,为盲人们缴纳人身意外伤害险逐步成为盲人协会各会员单位的共识。
推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杨新平说,大部分走进新平推拿所的盲人都是第一次就业,在工作中只想着多赚钱,员工们希望把保险费“干折折”,有些人即使经过劝导还是想不通。这个“温情关怀”在盲人协会中推行也有难度。虽然部分盲人实现了自主创业,但都是“小老板”,每年“平白无故”支出几千元,总觉得没有必要。为此,杨新平一家家单独上门做工作,最终让协会的会员单位都为盲人员工缴纳了人身意外伤害险。
让杨新平感到更高兴的是,虽然目前盲人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已近300份,但今年还未发生理赔案例。他说,这是好事情,现在断头的盲道、开着口的窨井盖没了,他们过马路、遇到困难时总能触摸到陌生而温暖的双手,说明社会各界对盲人的关爱程度又提高了,一张真正保障盲人人身安全的温情防护网已悄然编就。
(宜兴日报 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