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场地、联系烘焙师、准备原材料……最近,市兰心公益坊负责人林娟有些忙碌。本周六,兰心公益坊计划组织宜城街道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开展一场手工制作烘焙活动,为了将活动办好,林娟要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从2019年起,兰心公益坊在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成立困境儿童服务团队,排摸服务片区内困境儿童基本情况,开展特色帮扶工作。其间,林娟看到了很多困境家庭的心酸,也接触到了精神障碍患者这个特殊的群体。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面对着亲人反复又难以治愈的病情,在经济上、心理上承担着极大的压力。体会到他们的不易,林娟经常会在工作之余,送去一些慰问品聊表心意。去年,林娟了解到我市还没有从事关于精神障碍患者关怀的公益项目,便和其他几位社工一起筹备并开展“与爱同在 ‘友’见晴天”重度精神障碍人士综合关怀项目,以居住在宜城街道的50户重度精神障碍人士家庭为免费服务对象,通过医护指导、规范服药来稳定患者病情,并通过心理减压、社会实践等活动缓解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
“我知道这个项目不好做,但没想到入户走访阶段就碰了一鼻子灰。”林娟回忆道,谈到精神障碍,很多患者家属都非常抗拒,经常将社工们拒之门外。但是,社工们凭借着耐心和经验,一次次地上门走访,倾听患者家属的需求,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次走访中,社工王文华按惯例向患者小朱(化名)的家属询问其日常服药情况,发现小朱所服用的5种药物都是自费购买。“从2018年开始,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以享受门诊免费服药政策,怎么你们没有申请呢?”王文华向小朱的家属询问,得到的答复是他们不知道有这个政策。在咨询相关医师后,王文华带着小朱的家属,先后前往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第五人民医院咨询办理,第二个月小朱便享受到了免费服药政策。
“与爱同在 ‘友’见晴天”项目开展以来,兰心公益坊的社工们用周到关怀,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逐渐敞开心扉,努力拥抱新生活。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兰心公益坊定点在荆溪、唐公、蠡河3个社区小规模地开展茶话会、包馄饨、手工制作香囊香皂等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患者家属学会调整心态、调节情绪,舒缓生活中的压力,树立起较强的自信心。”林娟说。接受了近一年的服务,李红(化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庭关系的改善。李红的老伴长期瘫痪在床,儿子患有精神疾病,儿媳上班补贴家用。“以前儿媳都不怎么跟我们讲话,虽然知道她压力大、不容易,但我不知道怎么去安慰。”李红说,林娟每次上门走访,总会充当起“调和剂”的角色,跟他们一家人聊家常,帮助缓和家中紧张压抑的气氛,还邀请他们一起参加活动,鼓励他们学会调节情绪,乐观对待生活。“现在儿媳每天都回来给我们做饭,也愿意跟我们聊聊天!”李红感激地说。
从第一次活动鸦雀无声的尴尬场景,到现在活动结束后大家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林娟感慨颇多。“开展重度精神障碍人士关怀项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每次听着患者家属倾诉苦楚,社工们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如果能为患者家庭带来一点欢乐、一点盼头,我们付出的所有辛苦就是值得的。”林娟说。精神类疾病病程长、难根治、易复发,仅靠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是不够的,急需社会上更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关爱。林娟希望通过开展这一项目,推动社会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良好氛围。
(宜兴市融媒体中心 侯逸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