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 主要职能
二、 部门机构设置及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三、 2018 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 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 收入决算表
三、 支出决算表
四、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 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八、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九、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
决算表
十、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一、 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二、 政府采购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能
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于1991年, 其主要职能是 代表全市残疾
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服务;加强政府、社
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协助政府研究、制定和实施有关法律、法规、
政策和规划;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动员社会力量,推进全市残疾人事
业的发展。各镇(园)残联也均按要求配备了工作联络员,在康复、就
业、就学、职业培训等方面进行行政性指导、技术性辅导、心理上引导,
并按需提供各种转介服务。残疾人组织体系比较健全,业务网络覆盖完
整,事业经费得到保障,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二、部门机构设置及决算单位构成情况
1.根据部门职责分工,本部门内设机构包括宜兴市残疾人康复中
心及宜兴市残疾人就业创业管理中心。本部门下属单位无。
2.从预算单位构成看,纳入本部门2018年部门汇总预算编制范围
的预算单位共计1家,具体包括: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三、2018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社会保障兜底,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
消除残疾人贫困,改善残疾人民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市残
联通过普惠特惠政策保障、多方协调爱心机构,精准扶贫改善福祉,取
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实施残疾人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项目。该项目
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上年度项目于2018年6月29日已经结束,但是
由于残疾人报案延迟和案件申报、资料收集和赔付申请的时间性质,案
件报案总数达251件,已经赔付247件,赔付金额661.9万元,赔付率已经
达275.8%,对于在上年度保险期限之内发生的报案继续接受申报。新一
轮项目实施以来,收到报案54起,已经赔付49起,赔付金额115.3万元。
二是认真审核残疾人两项补贴。截止目前,已经协助审核新增护理补贴
758人,生活补贴509人,享受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人数分别达5757人和
6503人。三是开展贫困残疾人住房修缮。制定实施方案,各镇(街道)
上报符合条件的残疾人26户,市残联确定可以修缮24户,补贴金额达
36.46万元。四是创新开展光伏扶贫。联系协调了无锡市德月新能源科技
有限公司为两户重度残疾人困难家庭免费安装一套5千瓦的光伏电站机
组,该机组年发电量能达到6000度,家庭年收益可以达到5500元。五是
继续实施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截止到十月底,客运公司刷卡数541858,
金额1568842;公交公司刷卡数595111,金额1010565。六是整合社会资
源帮扶困难残疾人。农疗中心开展义卖活动为残疾人筹集善款。全国助
残日期间,各镇街道残联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和结对帮扶活动和阳
光扶贫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帮扶资金达100万元,惠及200多名残疾人。
一系列举措为残疾人社会保障兜底,有效改善了残疾人生活质量。
(二)、就业增收助力,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就业是残疾人解决生存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残疾人获得社会认
同,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方式。一是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精准实施残
疾人培训服务,为残疾人就业适应新常态,开辟新途径。建成1300平米
的校内培训中心,完善了残疾人培训的硬件设施。继续举办23人参加的
陶艺长期培训班,6人实现就业;依托紫砂校友工作室,聘请省大师等开
展两期50人参加的紫砂技艺提高班;以陶艺地域特色为发力点,将与陶
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茶艺及其表演作为补充,并成功申报无锡市2018年残
疾人文化体育公益创投项目,举办了53人参加的无锡市级茶艺师培训班,
47人获得人社局颁发的初级茶艺师资格证书,2人代表无锡参加省第六届
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茶艺项目”,填补了历年来无锡残联在此项目上
的空白;举办三期90人参加的电子商务培训班;赴各镇街道举办204人参
加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继续与丁蜀成校合作开展学历培训,目前本
科在读17人,大专在读8人。选拔推荐22名选手参加第六届省残疾人职业
技能竞赛,8人代表无锡参赛,2人参加 “茶艺项目”,填补了历年来无
锡残联在此项目上的空白,2人分获陶艺项目第一第二名,1人获CAD制图
第二名,1人获男服制作第四名,1人获钩针编织第七名,为无锡取得全
省综合排名贡献三分之一以上分数。二是招聘拓展就业新路子。市级招
聘会11人实现就业;8个镇街道举办招聘会,53人实现就业。三是政策助
推就业稳增长。全市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558个,安置残疾人就业
1110人,与去年相比按比例安置残疾人企业增加30家,企业安置率提升
5.67%;新增加就业残疾人56名,残疾人就业率稳步上升5.31%。实施超
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奖励政策,核定超比例奖励单位19家,超比例残疾
人29名,奖励金额219240元。四是整合拓展就业新渠道。托养中心注重
转型发展,为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其中20%肢体残疾人参与劳
动管理,80%精神智力残疾人的模式,汇智工坊为32人提供辅助性就业机
会。与沪花文具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中心开设福利车间,为25名残疾
人签订就业合同,实现正规就业,残疾人除五险一金外,每月获得2020
元报酬。按照上级要求创建39个“残疾人之家”,成立市级残疾人辅助
性就业劳动项目配送中心,为镇村级“残疾人之家”配送劳动项目。目
前,503人参加辅助性就业劳动,其中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达50%
以上。一系列培训就业举措,使广大残疾人成就自我尊严,提升了生活
品质。(全年完成残疾人实名制就业90名、实名制培训75名,新增95名
辅助性就业。)
(三)、康复项目优化,增强残疾人康复能力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是提高人口素质和残疾人生存质量,增强
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常规康复精准化。加快推进精细化康复
信息管理工作,完成全市274名0—14周岁残疾儿童和系统内17334持证残
疾人的康复需求采集,为867人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为30名贫困听力残
疾人安装了助听器,为20名肢残人安装假肢并到社保结报。目前救助0-6
岁残疾儿童225名,7-14岁40名,共计265名,其中外出康复0-6岁残疾儿
童30名。为3名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手术植入补助15万。为精神残疾人提供
服药救助1004人次39.54万元,住院救助75人20.20万元。二是机构康复
专业化。市脊柱侧凸康复中心对全市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
100所学校,38649名学生进行脊柱侧凸筛查工作,共筛出阳性学生3188
名,阳性率8.25%,与去年相比较今年阳性率降低了2个百分点。中心确
诊218名学生,其中进行康复训练的18名。市低视力康复中心为83所幼儿
园的27967名学龄前儿童完成视力筛查。筛查结果异常有4445名,占筛查
总人数的15.89%。今年新增70名低视力康复训练患儿,在训总人数达到
83名,累计提供9726人次康复训练服务,其中已有30名患儿视力达到或
接近痊愈水平,5名患者达到治愈水平后退出康复训练。三是特色康复个
性化。根据个性化和差别化要求,上门入户,量身定制,今年辅助器具
适配863人1361件,无障碍改造进家庭37户,康复体育器材进家庭110户。
农疗中心除了依托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外,还积极整合社会优质资源,
动员社会力量加盟中心运行管理。中心成功申报2017-2019年的公益创投
项目“播撒爱心、点燃希望”。该项目主要以大棚劳作以及太极拳和手
工制作这三门课程为主,并且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让精神康复者多与
人交流,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凝聚力。“开心农场”60块菜地全部
被爱心人士认领,爱心人士与康复中心、成长中心的15名残疾儿童进行
了爱心结对。目前,中心组织开展康复活动71次,参加活动人数近千人
次。随着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计划的推行,更多的残疾人获得更加专业和
优质的康复服务,增强了康复能力,满足了康复需求。
(四)、文化助残引领,满足残疾人发展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日益增长,这就让文
化助残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影响着残疾人自身表达及未来发展,市
残联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在文化助残的探索实践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
一是聚焦重要节日开展活动。举办庆祝第二十八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
暨“走进新时代,共圆小康梦”第二届残疾人歌文艺汇演,本次汇演由
音乐舞蹈类、戏剧类和曲艺类三个部分组成,各镇街道和为残服务机构
选送25个节目参赛,打造了“宜兴符号”的文化品牌,残疾人艺术才华
得以展现,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二是选送选手参加省残运会。代
表无锡组建盲人门球男子女子队,赴国家盲人门球基地集训,男队女队
在省第十届残运会中获得铜牌。此外,选送10名运动员参加的田径、聋
人男子篮球等比赛也获得优异成绩。三是依托文化基地展能出彩。制定
文化创业基地实施细则,规范基地管理和考核工作,依托紫砂文化让残
疾人实现更有价值、更有尊严的就业。今年4月,全省宣传文化体育工作
会议在宜兴召开,紫砂文化助残特色工作得到省残联领导的高度赞扬。
今年,爱德陶艺社6名残疾紫砂艺人通过考试职称得到晋升,其中4人晋
升为高工。大师结对残疾紫砂艺人成效显著,23人中13人职称得到晋升,
德艺素养全面提升。陶艺社受邀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
交易会,参加了由中国残联福利基金会等主办的“手工艺者积善之家”
揭牌仪式,现场展示制壶和陶刻技艺以及紫砂作品,受到到各界人士的
一致好评。
(五)、提高管理水平,夯实残疾人工作团队
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要成为真正成为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
离不开的娘家人、贴心人。培养和磨练一支充满爱心、担当实干,创新
进取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规范
组织建设。加强市镇两级残联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残联组织服务能力,
向镇街道下发年度目标考核意见书,细化残疾人工作考核。加强残疾人
专门协会的建设与管理,发挥专门协会纽带作用。市盲协与市肢残协会
开展就业创业交流座谈活动,市肢残协会组织开展中秋感恩慰问老年人
活动,赴滨湖残联肢残协会开展互动交流。二是激发服务干劲。注重残
疾人队伍综合素质提升,组织市残联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各街道(镇)
理事长赴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集中培训。举办“残疾人之家”建
设推进会暨业务培训班。三是强化治理职能。抓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
和需求信息数据更新工作,圆满完成24588名持证残疾人的动态更新。做
好信访维稳工作,市法律援助中心继续做好残疾人法律援助首席律师定
点联系工作,10名专职律师定点到各镇(街道),对残疾人提供法律咨
询、调解、代书、协调、代理等法律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了法律咨
询服务291件次;为60名残疾人办理工伤等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江苏谋盛
律师事务所作为市残联设立的公益法律服务基地,为残疾人提供了无偿
法律咨询服务112件次,为32名残疾人提供了交通事故等诉讼服务。市残
联信访维权办公室共接处残疾人来信来电来访521件次,做到件件有答
复、事事有落实,实实在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因到
市残联初访处理不当而导致的群访和越级上访现象。残疾人事业组织建
设、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