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文体 >  文体动态
宜兴市残联工作动态第一期
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2-12-20

疾人工作动态

1

(总第19期)

 

    宜兴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2.3.18 

 

      

动态简讯

2012年市残联工作会议召开

社会各界倾力资助优秀残疾人余虹云

优秀残疾人钱岳龙参加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

肢残作家夏正平作品集《大地丰润》获“太湖文学奖”

王俊推拿所奉献爱心回馈社会

宜兴美术馆党员与残疾人托养中心学员共度元宵

【基层信息】

徐舍镇残联招聘残疾人专职干事

新庄街道残联迅速传达全市残联工作会议精神

万石镇成立金山党内关爱基金

屺亭街道积极组织残疾人报名参加职业技能竞赛

宜城街道残疾人参加市十六届人大代表选举

【优秀残疾人风采】

用责任挑起家庭重担,用意志撑起幸福脊梁             ——记和桥镇福巷桥村残疾人吴美华

动态简讯

 

2012年市残联工作会议召开

 

229下午,2012年宜兴市残联工作会议在市委党校召开,各镇(街道)残联理事长和专干、市残联全体工作人员共70人参加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各级党和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研判当前形势,部署重点工作,开创宜兴残疾人工作新局面。市残联新一任理事长杭仁育作了重要讲话。杭理事长的讲话围绕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把握重点,落实任务;明确要求,强化职责等三方面展开,详细部署了2012年重点工作。他希望与会人员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用行善积德的心结和有为有位的理念做好残疾人工作,并就今年的年终考核作了重点说明。他说,今年的年终考核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具务实性和导向性,旨在通过考核,使残疾人工作更扎实,特色更鲜明,更有创新性,希望大家按照市残联的统一部署,励精图治,能动作为,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办公室)

 

 

   社会各界倾力资助优秀残疾人余虹云

 

119,市中骏市政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伟忠在市残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拄着双拐来到残疾人余虹云家中,嘘寒问暖,并带去了1万元爱心款,鼓励她好好治病,积极乐观生活。市残联也向小余伸出援助之手,为小余送来5000元慰问金,宜兴电视台《关注》栏目播出马伟忠捐助余虹云的事迹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不久,周铁的一位机关干部带着儿子和几位好友,为小余送去6000元善款,并在宜兴网“阳羡论坛”上发帖,呼吁社会各界为余虹云看病筹集善款。此后,爱心接力持续上演,绿叶义工社志愿者、退休教师代表、宜兴日报社记者和热心读者纷纷来到小余家中看望,截至目前,小余共收到善款45000元,这些善款为她的后续治疗雪中送炭。

今年24岁的余虹云,幼时因车祸导致右小腿残疾,右腿比左腿短了7厘米,右腿还留下了骨髓炎的后遗症。面对不幸,小余在爸妈和好心人鼓励下,一步步坚强地走了过来。特别是20102月中旬,正在苏州某高校就读的她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世博会英国馆残疾人向导选拔,最终入选并出色完成了英国馆向导工作。自20109月起,小余感觉右小腿痛胀难忍,但小余家境困窘,爸爸在最近几年中动过3次手术,只能长年休养在家,前几年为了给爸爸治病,原本拮据的家只能靠亲朋好友的借款和资助来撑下去,家中已无一件值钱家当,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几乎全部压在小余的妈妈一人身上。面对困窘的家境和急缺的医疗费,小余曾一度想放弃治疗,是社会各界的资助,让小余重新燃起了生活信心。现在,小余一家人已带着社会各界的关爱和祝福,第二次踏上北京的治疗之路。             (韩良华 蒋敏)

 

  优秀残疾人钱岳龙参加央视《经济生活大调查》

 

3月初,优秀残疾人钱岳龙参加《CCTV2011经济生活大调查走进宜兴幸福故事汇城市论坛》大型晚会录制。晚会由宜兴市委宣传部与CCTV财经频道联合举办,通过《钱岳龙的博爱人生》等四个创业致富的故事,传达了宜兴人民“我创业、我幸福、我奉献、我幸福”的心声;展现了我市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一称号背后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进程及民生成就。央视主持人王小骞首先从博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博爱”二字出发,询问了钱岳龙公司取名“博爱”的由来,钱岳龙用“胸怀坦荡,广博爱心”诠释了“博爱”的涵义。

近年来,钱岳龙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辛勤耕耘,成为先富起来的农民,然后不忘回馈社会,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组建了苏南地区第一家残疾人专业合作社帮助残疾人共同致富。晚会现场,他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对自己公司和家庭的“贤内助”——妻子沈小凤大声地说出“我爱你”,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他对妻子的深深谢意和浓浓爱意。对于钱岳龙来说,创业是艰辛而幸福的,而回报社会更是快乐而满足的,短片中,公司的残疾员工领到工资的灿烂笑容,永远定格在了人们的脑海中。正如晚会播放的《钱岳龙的博爱人生》短片中描绘的那样:从幼苗到大树,从荒坡到庄园,身残志坚的钱岳龙用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创造了这一片充满阳光、绿意无限的博爱人生。                  (办公室)

 

肢残作家夏正平作品集《大地丰润》获“太湖文学奖”

 

221,无锡市作家协会颁发了2011年度无锡市“太湖文学奖”,肢残作家夏正平的《大地丰润》作品获此奖项,他也是我市首位获此奖项的残疾作家。

夏正平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宜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8岁时因遭建筑事故,导致下肢残疾。多年来,他克服重重障碍,自强不息,笔耕不辍,先后在《散文》、《青春》等报刊上发表了近80万字的文学作品,并在《扬子晚报》和《宜兴日报》等报刊开辟作家专栏。文集《大地丰润》是他作品中的精华,描绘的都是宜兴的乡土民情、故园风景,凝聚着他浓浓的家乡情结和赤子之心。该书是被列入中宣部农家书屋励志书目出版的。据悉,“太湖文学奖”是无锡地区引人瞩目的一桩文化盛事,也是无锡地区设立的文学“最高领奖台”。                                   (办公室)

                                        

 

     王俊推拿所奉献爱心回馈社会

 

      3月3上午春雨蒙蒙,由宜城街道盲人团支部、王俊推拿所共同主办的“学雷锋,为环卫工人推拿服务”活动在东山菜场三楼启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盲人青年和团员们一早做好了服务准备,两间不大的屋子里,十多位年轻的推拿师傅正在为近50名环卫工人量血压、做推拿。推拿师们一边推拿,一边向他们提出合理的保健方案,屋子里谈笑声不断。这群40岁以上的环卫工人此前听说有人要为他们免费推拿,别提多高兴了。享受着推拿服务,63岁的闵校坤笑着说:“还是头一回享受推拿,年纪大了,肩膀、腰部有点小毛病,他们一推拿,我舒服多了。”
      宜城街道盲人团支部成立于去年五四青年节。今年31岁王俊是宜城街道盲人团支部书记。自去年7月起,他们计划用一年的时间,为身体不适的贫困老人、残疾人和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推拿服务。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纯洁的心灵,实现着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梦想。截至目前,他的团队已提供上门免费按摩服务近1500人次,为社区弱势群体送去了温暖。                     (宜城街道残联)

 

 

  宜兴美术馆党员与残疾人托养中心学员共度元宵

 

26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宜兴美术馆全体党员在党支部书记刘明的带领下,来到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为中心学员送来了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市残联杭仁育理事长全程参与活动。

美术馆党员带来了速写本、画笔、元宵、蛋糕、糖果、音乐小灯笼等礼物分发给学员,一下子得到这么多的礼物,学员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党员们还面对面教学员画画,和学员跳舞,与学员打乒乓球。当看到一位学员在速写本上写下“谢谢”二字时,党员们被那份淳朴善良的真诚深深打动。活动最后,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和孩子们甜美的笑容,大家一起合影留念,为此次活动画下了完美的句点。刘明书记说,这项活动已经坚持了两年,我们美术馆党支部一定把这一活动长期开展下去,为这些智残学员送上我们的一片爱心,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关爱。      (办公室)

 

【基层信息】

 

徐舍镇残联招聘残疾人专职干事

 

为加强镇残联组织建设,提升为残服务能力水平,经镇政府研究同意,2012年,镇残联招聘一名残疾人周幸担任专职干事,由此,徐舍镇成为首个招聘残疾人专干的乡镇。周幸19903月出生,民主社区人,徐舍中学高中毕业,江南大学函授大专在读,肢残三级残疾人。    (徐舍镇残联)

 

新庄街道残联迅速传达全市残联工作会议精神

 

31,新庄街道残联及时召开全街道村残协专干会议,积极贯彻落实全市残疾人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明确2012年度残疾人工作任务,学习了杭仁育理事长在残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并就市残联下发的《考核意见(讨论稿)》进行了讨论,村残协专干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镇残联作了详细的记录。与会人员一致表示,一定全力以赴做好新一年残联工作。    (新庄街道残联)

 

万石镇成立金山党内关爱基金

 

32,万石镇“金山党内关爱基金”在镇党政办公室大楼前宣告成立。“金山党内关爱基金”由江苏金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资200万元成立,该项基金将为家庭困难、身体残疾的老党员送温暖、办实事。金山党内关爱基金在全国人民进一步掀起学雷锋热潮时成立,更有它的深层含义,它将进一步激励万石人民传承“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为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群体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作出贡献。                (万石镇残联)

 

屺亭街道积极组织残疾人报名参加职业技能竞赛

 

屺亭街道残联在接到市残联发放的《宜兴市第一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通知》后,立即将通知下发到各个村(社区),部署相关工作。由于年前各村(社区)残协专干对有特长的残疾人进行了摸底统计,因此专干对照技能竞赛通知里的要求,对有一技之长的符合参赛项目的残疾人一个个进行电话回访或上门咨询,调动残疾人参与比赛的热情,最终,街道选送了5名技能竞赛选手参加比赛。   屺亭街道残联)

 

宜城街道残疾人参加市十六届人大代表选举

 

残疾人小牟是个二十五岁的青年,他从小因脑瘫而失去了参加工作的机会。但他思维清晰,喜欢与人交流。去年市残联为残疾人家庭送电脑活动中,他有了自己的电脑,更开始关注政治了。

这次宜兴市十六届人大代表选举前夕,他领到了社区送到他家中的选民证,上面写着他的名字、性别和年龄。一连几天他都在网上关注着相关的选举活动。224日晚上,社区书记和其它两名选举工作人员一起,拿着选区的流动票箱来到了小牟的轮椅前。小牟拿着选票看了又看,然后用笔在相关候选人名字上方画了圈,恭恭敬敬地把选票投入到选举箱中,庄严地先使了自己的政治权利。据了解,这次宜兴市十六届人大代表选举中,宜城街道的残疾人除重度精神病人和不满法定年龄的残疾人员外,基本参加了这次选举活动。                                 (宜城街道残联)

 

优秀残疾人风采

 

用责任挑起家庭重担,用意志撑起幸福脊梁

——记和桥镇福巷桥村残疾人吴美华

1991年,吴美华因患小儿麻痹症,致左腿三级残废,22岁时,她嫁给了智力残疾的蒋中其,而蒋中其家庭是个由残疾人组成的家庭,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公公蒋来根从部队带伤退伍,落有残疾,婆婆吴亚琴也是智力残疾。这样的五口之家,除了儿子蒋超是健全人,其他的四个都是残疾人,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肢体残疾的吴美华身上,生性乐观的她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她用责任挑起家庭重担,用意志撑起幸福脊梁。2011年,她本人被市民政局评为宜兴市“十大孝星”,近日,她的家庭被市妇联评为宜兴市“十佳五好文明家庭”。

200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砸垮了这个坚强的女人。公公蒋来根在一次感冒发烧至40多度,烧成脑缺氧,加之原有肺气肿,气管炎,一脚踏进了死亡的大门。在他被送进人民医院抢救时,他已重度昏迷,为此,院方几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在关键时刻,瘦小柔弱的吴美华表现出少有的刚毅和果决,她强烈要求院方,不惜一切代价,尽力抢救,不管花多少钱,她都会去想办法。在她的咬牙坚持和不懈努力下,蒋来根终于转危为安。事后,蒋来根感慨万千:“要是没有这个贤惠儿媳的照应,我这条老命早没了。”平时,除了悉心照顾卧床的公公,吴美华对智力残疾的婆婆和丈夫也是无微不至,她总是柔声细语,让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伺候他们的饮食起居,自己累的时候,她就看看报纸,读读书,难得的休息成了自我调整的最好手段。

吴美华家庭的年收入不足二万元,按人头计算,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儿子在外读书,需要一大笔的开支,公公要补身子,一家人的吃喝拉撒以及必要的生活费用,使美华绞尽脑汁。她家有二分自留地,她坚持种植蔬菜,补贴家用,虽然腿脚不灵便,但她仍一瘸一拐地抬水浇粪。在她家,荤食是奢侈品,需要几天才能享受一次。吴美华总是乐观积极,她相信书上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走过阴霾,前面将是万里晴空”,所以,一路泥泞,她一路踏歌前行。

儿子蒋超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也懂得了珍惜和感恩,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高考一结束,就主动到家附近的一个饭店打工,洗碗端盘子当服务生,挣到1000多元工资。去年蒋超考上淮阴工学院后,每周只花销100元,平均一天才花十多元,其中还包括在学校的水电费用。他总觉得,家庭没有给他良好的物质条件,却给了他无比充盈的精神食粮,一家人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共同乐观面对困难,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为了帮助吴美华摆脱困境,市民政局、市残联、和桥镇政府等单位花了不少的精力和心血。民政局为抢救蒋来根的生命尽了最大努力,并为他购买了呼吸机,帮助他家贷款建起了三间小楼,并为吴美华家办理了废品回收加工厂,吴美华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市残联也十分关心吴美华,2009年,市残联党支部和吴美华达成了结对帮扶协议,3年来,市残联领导多次登门嘘寒问暖,为她带来生活必需品和慰问金近万元。和桥镇政府也在政策范围内想方设法照顾吴美华家庭,将她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85/月,08年帮助吴美华夫妇进入福利企业,解决了两人的就业问题,和桥镇慈善分会为蒋超发放了低保子女助学金5000元,大二到大四享受3500/年助学金,尽量减少她的后顾之忧。对于党和政府的关爱,吴美华心存感激,她总是和邻居说,我们一家生活在一个美好时代,我们一定会珍惜生活,感恩社会。

几年来,吴美华无怨无悔,勤俭持家,费尽心血,不辞辛苦,将一个有4个残疾人的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家人衣食无忧,和睦相处,吴美华功不可没,她是这个残疾家庭的一根主心骨,一颗定心丸。这个坚强而乐观的女人,确如她的名字一样,心灵美丽,朴实无华。

             (和桥镇残联供稿   蒋敏整理)

 

 

 

 

 

 

 

 

 

 

 

 

 

 

 

 

 

 

 

 

 

 

 

 

 

报:江苏省残联、无锡市残联、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政协办

送:各镇(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残工委各成员单位、无锡地区各兄弟市(区)残联、市残联第四届主席团成员

责编:蒋敏   核稿:潘志泉 徐锦 高晶娟  签发:杭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