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作动态
第3期
(总第17期)
宜兴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宜 兴 市 残 疾 人 联 合 会 2011.7.10
第3期
(总第17期)
目 录
【工作动态】
△共拥蓝天,同享幸福—300名贫困残疾人喜获爱心礼物
△我市残疾人在残运会上创辉煌成绩
△我市残疾人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创佳绩
△四名残疾人职业技能和运动员选手受表彰
△肢残作家夏正平《大地丰润》首发式举行
△“唯爱唯美”爱心助残书画陶艺作品拍卖会成功举行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市残联举行农疗服务中心合作项目研讨和培训
△盲人推拿师王俊“五一”积极回馈社会
△宜城街道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
△和桥义诊保健走进残疾人家庭
△和桥镇领导走访慰问残疾人
共拥蓝天 同享幸福
300名贫困残疾人喜获爱心礼物
5月15日是第二十一个“全国助残日”,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5月15日,市领导蒋洪亮、王中苏、吴国成、邵亚群等将由我市书画陶艺界爱心人士捐助作品拍卖所得的50万元购买的电脑、彩电和盲人专用手机等,赠给了300位贫困残疾人代表,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爱。副市长吴青峰主持了颁赠活动。
无锡市委常委、宜兴市委书记蒋洪亮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全市残疾人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他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谋划、推进、实施,构建了几乎覆盖所有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长足进步和全面发展。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加入到慈善大军行列,扶残助残蔚然成风,陶都大地处处荡漾着爱的暖流。
蒋书记指出,当前,宜兴已开启了“十二五”新征程,正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尤其需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尤其需要关爱,他们的幸福指数尤其需要关注。
蒋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担当起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民生的职责,在工作上重点支持,在投入上优先倾斜,为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各种保障。各级残联组织要认真发挥党和政府沟通联系残疾人、社会了解帮助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反映残疾人的呼声愿望,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把各级残联组织建成残疾人充分信任、高度满意的“温馨家园”。宜兴市残工委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履职尽责,发挥好部门优势,建立健全为残疾人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合力推动我市残疾人工作再上新水平。社会各界要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关心爱护残疾人,支持参与残疾人事业,用全社会的爱心和真诚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环境。同时,他希望广大残疾人继续发扬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劳动和创造赢得社会尊重、实现人生价值、开创美好生活,为推动宜兴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中,市领导还向参与此次残疾人捐赠和拍卖的爱心人士和企业颁发了“扶残助残,厚德载物”奖牌和证书。
(办公室)
我市残疾人在残运会上创辉煌成绩
在6月11日至17日举行的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上,市残联选送的两名残疾人运动员王珺、徐晟在射箭比赛中勇创佳绩:王珺获得男子团体70米反曲弓淘汰赛冠军,并同时打破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徐晟获得男子50米复合弓淘汰赛个人亚军和男子团体50米复合弓淘汰赛季军。
王珺今年19岁,是丁蜀镇汤庄村人,16岁时因病右腿大部分截肢。徐晟今年20岁,是张渚镇桃溪社区居民,幼时因事故左小腿膝盖以下截肢。两人于前年11月,被选送到南京参加省集训队进行封闭式训练,备战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一年半来,两人克服身体障碍,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终于在比赛中摘金夺银。 (办公室)
我市残疾人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创佳绩
6月12日,我市两名残疾女性紫砂陶艺工作者蔡春英、范月琴分别获得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陶艺组第一、二名。 蔡春英同时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据悉,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于6月11日至12日在南京举行。经过推荐、选拔,今年39岁的丁蜀镇紫砂陶艺工作者蔡春英和43岁的丁蜀镇西望村紫砂个体工作者范月琴参加了陶艺组竞赛。
在此次竞赛中,左手残疾的蔡春英单手制壶惊艳赛场,她创作的名为“绽放”的紫砂壶,壶身似两个半圆形合并而成,壶把则似一根梅花树桩,表达了残疾人不畏困苦,自强不息的精神。整个作品,因设计新颖,主题鲜明,基本功扎实,夺得陶艺组竞赛第一名。而范月琴设计创作的紫砂陶艺作品名为“创造完美”。在比赛规定的6个小时内,她仅用4.5个小时就完成了整个创作。作品表达了残疾人身残志坚,对生活和艺术的执着追求。 (办公室)
四名残疾人职业技能和运动员选手受表彰
6月29日下午,市残联召开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提前比赛射箭项目获奖选手庆功会。副市长吴青峰出席会议,并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金,市残联理事长闵曲成主持会议。
6月11日至12日,我市两名残疾女性紫砂陶艺工作者蔡春英、范月琴在参加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陶艺组第一、二名的佳绩。蔡春英同时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6月12日,我市两名年轻残疾人运动员王珺、徐晟在参加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提前比赛射箭项目竞技中摘金夺银。王珺获得男子团体70米反曲弓淘汰赛冠军,并一举打破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徐晟则获得男子50米复合弓淘汰赛个人亚军,并获得男子团体50米复合弓淘汰赛季军。在庆功会上,获奖的四名残疾人选手分别畅谈了自己创出佳绩后感怀感想,激情表达了对政府及对社会各界的感恩之情。
副市长吴青峰指出,四名残疾人选手披金戴银,勇创佳绩,凝聚了拼搏的汗水,成为宜兴所有残疾人学习的榜样,也折射出宜兴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他希望四名获奖选手以此为新起点,确立更高目标,常怀感恩之心,争创更大成绩,为全市人民争光。 (办公室)
肢残作家夏正平《大地丰润》首发式举行
6月12日,由市残联、市文联联合举办的夏正平文集《大地丰润》首发式在市政府会议中心举行。市领导许伟英、吴青峰、市文联主席徐风、市残联理事长闵曲成与我市陶艺界、文学界等社会爱心人士出席仪式。夏正平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宜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8岁时因遭建筑事故,导致双下肢重度残疾。多年来,他克服重重障碍,自强不息、笔耕不辍,先后在《散文》、《青春》等报章杂志上发表了近80万字的文学作品,并在《扬子晚报》等报刊开辟作家专栏。此次出版的《大地丰润》是他作品中的精华,描绘的都是宜兴的乡土民情、故园风景,凝聚着他浓浓的家乡情结和赤子之心。据悉,该书已被列入中宣部农家书屋励志书目。
本书的出版发行,也凝聚着陶艺大师吴震谢曼伦夫妇和香港嘉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何焯辉董事长的爱心。吴震夫妇捐赠紫砂壶,何焯辉先生积极认购,所得善款作书籍出版费用。吴青峰副市长为吴震夫妇、何焯辉发放了荣誉证书和“扶残助残、厚德载物”铜牌。
仪式上,市文联徐风主席介绍了夏正平的创作历程,市文联副秘书长蔡力武介绍了夏正平《大地丰润》的出版经过及相关情况,文学界代表对夏正平作品及谦虚顽强品格踊跃交流发言,给予了高度赞扬和热评。夏正平发表了肺腑感言。
最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伟英对该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她希望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帮扶残疾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广大残疾朋友也要以夏正平为榜样,发扬乐观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 (办公室)
“唯爱唯美”爱心助残书画陶艺作品
拍卖会成功举行
5月6日下午,由市残联、市文联主办的“唯爱唯美”爱心助残书画陶艺作品拍卖会在宜兴美术馆举行。近50位企业负责人到场参加拍卖会,共拍得善款49.5万元,这一善款将全部用于“共拥蓝天,同享幸福”向贫困残疾人赠送电脑、彩电、手机活动。副市长吴青峰、市文联主席徐风、市残联理事长闵曲成等领导在主席台就坐。
为弘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让残疾人共享温暖春光,市残联、市文联3月初启动了“共拥蓝天,同享幸福”活动。100名陶艺家和书画家献爱心,捐出了陶艺作品33件、书画作品68件。在拍卖会上,爱心企业家慷慨解囊,争相竞拍,为宜兴残疾人慈善事业搭建了一座爱心桥梁,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为幸福宜兴、和谐宜兴建设贡献了力量。 (办公室)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6月16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揭牌仪式在红塔医院举行。市政府吴青峰副市长、市卫生局吴辉局长、无锡市残联王元副理事长和市残联闵曲成理事长出席揭牌仪式。这标志着我市残疾人康复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市现有各类残疾人6.8万,其中可以通过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恢复或部分恢复功能的约占60%。市红塔医院紧紧抓住转型机遇,按照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设计规划,邀请专家多次论证并修改设计方案,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打造一流的康复中心。市残联投入50多万元招标采购了一批康复器材和三台德国原装进口康复设备,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效果,也为完善我市残疾人工作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拓展了发展空间。
吴青峰副市长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正式启用表示热烈的祝贺,衷心希望新建成的康复中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加强康复机构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加快引进先进的康复理念和技术,加大康复人才的培养,体现康复服务的专业化,争取早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建成宜兴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示范窗口、技术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办公室)
市残联举行农疗服务中心合作项目研讨和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精防康复工作水平,帮助精神病康复者融入社会,市残联邀请香港新生精神康复会总裁游秀慧女士、爱德基金会社会部吴安安主任等一行六人来宜,就博爱家园农疗中心合作项目进行研讨和培训。在6月19日—22日四天的活动中,他们介绍了香港新生精神康复会下属的新生农场在精防康复方面的先进理念、新生农场的具体运作、职业训练活动、评估及个案管理等情况。对我市目前与爱德基金会合作建设的 “博爱家园”农疗中心服务中心在场地、设施、职责分工及运行流程等方面进行研讨。市残联相关科室、精防指导中心医生及部分街道的精防医生共25人参加了培训。
这次培训提高了培训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建立精神病康复者及残障人士的农疗服务中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博爱家园”农疗服务中心建成后的日常运行带来了实用的先进经验。市残联将结合香港新生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进行运作,为我市有康复需求的精神病康复者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服务模式,并致力把农疗中心打造成全省的精神病农疗康复示范中心。 (康复科)
盲人推拿师王俊“五一”积极回馈社会
5月1日,王俊推拿店的10名员工在王俊的带领下,来到文化广场为广大市民免费推拿,并发放健康手册。现场人头攒动,有的市民咨询日常保健知识,有的市民在测量血压,有的则体验推拿。按摩师们边询问市民的健康状况,并适时提出合理的保健方案,据悉,当天大约150位市民接受了服务。广大市民表示,王俊作为一位残疾人,能在创业致富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值得赞扬。 (办公室)
宜城街道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
在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5月19日,宜城街道残联在博爱家园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举行了“阳光援助”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城区9家单位向残疾朋友伸出就业援手,现场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宜城街道残联作了精心的前期准备和广泛的宣传发动,当天有60多名有求职需求的残疾人参加了招聘,10多名残疾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 (宜城街道残联)
和桥义诊保健走进残疾人家庭
为切实关心关爱残疾人,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和桥镇残联针对重度残疾人身体体质差、行动不便等现实状况,与和桥医院共同开展了“义诊保健走进残疾人家庭”活动。5月9日下午,由镇残联、2位医生和社区协管员组成的义诊服务队顶着烈日到三个社区残疾人家中,为他们进行健康和康复咨询,并为他们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身体检查,同时为他们讲解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常识。本次义诊活动使残疾人了解到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为残疾人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弘扬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赢得了残疾人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使残疾人真切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关心和关爱。 (和桥镇残联)
和桥镇领导走访慰问残疾人
5月11日上午,和桥镇党政领导带着慰问金,走进特困残疾人家庭,亲切慰问和真诚关心残疾人。在优秀肢残作家夏正平家中,镇领导认真了解作品集《大地丰润》首发式的筹备情况,共同欣赏该书的精彩篇章。在特困残疾人许荷妹家中,镇领导详细了解了她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等情况,为她家改善生活出谋划策,鼓励一家人自立自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积极创造美好生活。 (和桥镇残联)
【简讯】
5月4日,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七楼新建成的康复训练大厅内,市残联邀请无锡市康复专家为全市有康复需求的81名0- 6岁、7-14岁残疾儿童进行免费筛查,并为他们进行康复评定。将对符合康复训练条件的0-6周岁残疾儿童进行免费康复训练,对7-14岁的贫困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救助,都将为他们制定康复计划并建立康复档案。(康复科)
5月3日至11日,市残联组织定点服务机构启动“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和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省级救助项目”工作,共为我市有需求的198名贫困残疾人发放了洗澡椅、电子助视器、无障碍门铃、体位变换靠垫等辅具484件,对于部分无障碍设施、一字型扶手等还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上门安装、并指导残疾人正确使用。 (康复科)
5月31日,受江阴市残联邀请,市残联康复科的两位培训指导师为江阴市残联提供了首期盲人定向行走技能培训,受训人员28名。 (康复科)
市残联党支部选送党员蒋敏参加了市级机关党工委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蒋敏同志在40名初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在6月16日广播电视台演播中心举行的决赛中,他的演讲《爱心永驻,幸福长存》获得了全场最高分,荣获一等奖。 (党支部)